
–
天
–
時
–
分
–
秒
住下來,歡迎到訪老街,將陌生街道變得熟悉的生活所在!
活動介紹
城市的
生活節
場景
捷運通車之後,淡水成為台灣遊客到訪最多的首要觀光城市。同時,淡水在三十年間,人口已經倍增,從九萬人成長到十九萬人,仍在增加中。倍增人口也已經改變城鎮的生活方式,淡水城市需要務實的探討當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如何?真實需求是什麼?幾個重大建設已經成定局,淡海新市鎮的發展將帶來的未來圖像是什麼?高齡化、少子化與疫情期間的種種衝擊,似乎更快地預見一個未知的未來情境,已經在眼前展開。
安居的議題也已經從「我們需要怎樣的生活方式」轉到「我們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美好世界不會自然產生,而需要你我的投入與經營。「在淡水,住下來!」是已經移居到此或是即將選擇住到淡水的你我。
「2024年淡水生活節:淡味鄰嶙粼」不是一天的觀光節慶,也不是邀請作客,而是走出家門來,接近山海河城市,享受這一片就屬於你我的美好,一座將容納你的日常計畫與路徑的生活城市。
活動場域
系列活動
每一個日常的生活所在或許不易理解,
選擇適合你的方式來接近這座迷離且多姿的淡水城市。



節目表

活動手冊
淡味選物籃
獨一無二的淡味選物籃,以我們精心挑選無添加健康食品,
搭配以淡水日落為概念的包裝,讓您不用四處奔波也能輕鬆在家品嚐到淡水美味,
以優惠的價格與食材滿足您的味蕾,送禮自用兩相宜!

今年推出的選物籃主打無添加食品,希望在食安危機的時代,能帶給人們充滿安全感又溫暖的體驗,在家即能舒適享用淡水下午茶,鹹甜點一次滿足。
本次精選內容物包含無添加香料、色素等的泡餅與豬肉紙;無添加食譜製成的期間限定果醬;無防腐劑的外皮酥鬆的茶香Q餅,並提供茶以及咖啡兩種搭配,呈現淡水的文化底蘊,願能讓您吃得放心同時獲得身心靈滋養。
關於淡水好生活
淡江大學USR淡水好生活:山海河賦創設計行動計畫,在過去幾年的地方工作中,尋找與地方一起工作的模式,2018年從「永續生活圈營造計畫」關注於城市中人的處境,從都市社區、歷史街區與農村社區,探索高齡者、二度就業、孩童課後照顧與新住民處境等等;。2020年,從與中小學老師共學共備的啟發下,提出「學習型城鄉建構計畫」,逐漸對焦在「地方編輯」與「地方設計」,希望可以將設計帶到生活場域中,與居民一起面對挑戰,發展可以有所作為的地方行動。
2020年疫情期間,「世界遺產潛力點田野學校工作坊」以「住在公司田溪旁」作為題目,探索疫情期間,淡水地方的居住狀況與想像,「在家工作」、「退休」或是「享受週末」的生活者開始有些「選擇過」的居住經驗。之後淡水社區大學連續三年舉辦「在淡水,住下來」的公共論壇。以交通、觀光/生活與生活經驗交流為主題,進行經驗討論。「住下來」如何展開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淡水歷史街區與廣大的農村鄉間會是重要的資產也是資源,可以豐富所需的生活方式的安排。
2022年疫情期間,在「新北市學習型城市計畫」邀請,協助淡水商圈文化觀光協會進行網路行銷與服務設計的課程教學。也針對二次日本交流團來訪時,進行淡水特色伴手禮「選物籃」的測試。2020年台中忠明高中全部一年級學生314人,乘坐八輛遊覽車來淡水進行戶外教學,透過好生活計畫師生所策劃與設計的「覓情記」實境解謎本的帶領進行戶外教學,我們將學校的費用轉成店家的購物券與師生所帶回的伴手禮,初步估計當天約有二十幾萬的消費等等。因此,透過組織下的公共平台建置,是可以成為觀光產業的提升方式。
回到淡水歷史街區的下一步的發展契機,捷運帶來大量人潮,建構了一種觀光淡水的圖像。各方所期望帶來都市發展的各項交通建設及公共設施也逐漸到位。而隨著都會區發展的三十年中,淡水人口倍增約十萬居住人口(新居民或是世居淡水第二代)加上幾所大學的老師與學生。這二十萬人口的城鎮將如何發展成一個產業、文化、健康、韌性、永續與好的居住品質,特別是有助於年輕人創業的「宜居之城」?
「在淡水,住下來!」淡水生活節的舉辦是在這個脈絡下所提出的構想。因為時間與經費的限制,以及過程中的說明過程所獲得的各種回應。今年將是一個測試作用,是以「淡水好生活計畫」與「新北市學習型城市計畫」的參與單位與初步的活動目標為基礎,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在今年的生活節體驗中,或許我們會有一個不同以往的熱鬧的地方節慶模型,而是一個可以激勵想像與逐漸成為共識的溝通與討論過程。
主辦單位
淡水商圈文化觀光協會
×
淡水社區大學
×
淡江大學USR淡水好生活:山海河賦創設計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