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淡水生活節,  淡水生活節

2024 淡水生活節市集系列回顧

活動/計畫名稱|2024淡水生活節淡味鄰嶙粼-市集

活動時間|113年11月16日(六)至113年11月24日(日)

撰文|游月伶、朱家宏、林楷倫、蘇眹天  

撰文日期|113年01月 08日(三)

一、活動主題與背景

「2024淡水生活節:淡味鄰嶙粼」以永續、文化與體驗為核心,藉由三場主題市集,邀請更多人參與其中,串連起地方記憶與未來願景。從歷史場域的重現到五感體驗的探索,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居民與遊客的互動,更為淡水在地創生注入新活力,期待讓每位旅人都能發現屬於自己的淡水獨特魅力。

11/16-11/17 REUSE:河岸二手義賣x免廢市集

  • 亮點一:手繪淡水落日明信片 × 淡味選物籃

本次活動據點之一位於充滿歷史記憶的「淡江戲院」原址,舉辦二手市集及展示「好生活計畫」成果,為這片在地人童年回憶的空間注入新活力。

隨著淡江大橋的建設,未來的淡水夕陽景觀將有所變化,此次生活節特別設置「手繪明信片」區域,邀請大家共同繪下淡水夕陽、山河印象,一同欣賞獨特淡水山河景色,留下紀念。

此外,以「無添加」為主題推出的「淡味選物籃5.0」,匯聚淡水多家特色商家的優質產品,包括:

  • 特製夕陽果醬:無添加餐廳「真食。手作」
  • 豬肉紙:「愛牧手作工坊」
  • 茶香Q餅:「一番茶棧」
  • 泡餅:「滬尾餅舖」
  • 阿里山茶包:「雲峰茶莊」
  • 伊索比亞咖啡:「QP CAFÉ」

藉此選物,讓本地人與遊客發現淡水除了經典的魚酥、鐵蛋、阿給之外,還有許多隱藏版美食,並協助這些在地商家推廣品牌,讓更多人認識淡水的好店鋪與好物。

  • 亮點二、淡水愛樂管樂團|二手義賣,奏響希望

由淡水各校孩子組成、平均年齡僅12歲的淡水愛樂管樂團,在2024年於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勇奪管樂組冠軍,未來更計畫參與更多國際賽事。然而,團員們需自行負擔旅費,對部分家庭來說挑戰不小。

為此,管樂團家長發起了二手義賣活動,主動募集物資籌措經費,幫助孩子們能追逐音樂夢想。義賣當天,第一位客人以100元購入一副耳環,為市集帶來了好彩頭!也為團員們的未來奏響希望之音。期待未來淡水愛樂管樂團繼續為淡水、為臺灣爭光!

  • 亮點三、Sellfix新創團隊|AI智慧交易平臺,引領永續新風潮

本次市集除了傳統擺攤形式二手義賣募款外,也與淡江大學的優秀新創團隊SELLFIX合作,透過AI技術融入二手交易,結合新科技工具,實現循環經濟與永續生活的理念。

SELLFIX的AI智慧鑑價系統,能為二手商品提供公正的估價參考,並支持以物易物的創新交易模式。活動現場,民眾親身體驗這種嶄新的交易方式,紛紛表示這樣的系統既新穎又實用,有助於減少廢棄物,延長物品生命週期,推動未來生活方式的進化。

  • 結語|結合在地力量,共創永續未來

整場市集以結合在地單位,實踐社會責任與推動永續發展為主題,希望讓居民與遊客共同參與,感受淡水不同面向的在地活動力。

11/23-11/24 REBUILD:重建階梯市集

  • 重建街復刻創意市集|探索「真.淡水老街」的文化魅力

重建街作為淡水最早開發的古市街,可謂是「真.淡水老街」,重建街區承載了濃厚的歷史記憶。今年生活節舉辦「REBUILD:重建階梯市集」成功復刻這條老街的昔日風華,吸引眾多手作職人與遊客前來參與,讓重建街再次成為熱鬧的文化聚點。

  • 市集亮點|手作創意與淡水文化的融合

階梯市集共有多個特色攤位,圍繞淡水文化主題展現多樣商品與體驗活動。無論是細膩的紡織品、精美的沙畫、閃耀的水晶飾品、創意甜品等等,或是創意滿滿的手作體驗,都體現出攤主們對淡水文化的熱愛與對生活美學的深刻詮釋。

參與者能在這裡找到實用的生活用品,欣賞充滿藝術感的創意作品,甚至親自參與手作,感受創作的樂趣。這不僅是一場市集,更是一場與淡水文化深度對話的旅程。

  • 互動加值|消費集點兌與文化地圖

市集也特別推出的攤位消費集點兌的活動,增添更多客人與攤位互動的趣味。凡於攤位購物,即可兌換精美的雷射切割設計紀念品及專屬淡水地圖。

這份地圖不僅是一份指引工具,還是一把探索淡水文化的鑰匙。地圖詳細標註了紅毛城、淡水老街、小白宮等著名景點,讓遊客能更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與文化。活動結束後,這份地圖成為了遊客手中永久的文化延伸品,繼續陪伴他們發掘淡水的獨特魅力。

  • 遊客反饋|深度認識淡水老街新面向

活動吸引了許多遊客探訪重建街,他們紛紛表示,這次市集讓自己對淡水老街有了更多不同的認識與感受。對各攤位的創意商品也各有所好,也對手作攤位的體驗感到相當喜愛,收穫滿滿。

許多遊客特別欣賞市集將手作體驗及特色,與文化結合的形式,既有趣味性又充滿文化價值,讓人回味無窮,重建街特別的階梯市集更是為淡水印象的添上深一筆一筆!

  • 結語|走訪古街,重建文化記憶

「重建階梯市集」以其獨特的創意與深厚的文化內涵為起,透過階梯市集的邀請,成功吸引更多人走入重建街,建立起對這條古街的新記憶。同時,這場市集也為淡水街區文化推廣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11/23-11/24 小漁港的感覺市集|五感探索滬尾漁港,感受地方文化魅力

在秋冬交替的微涼季節,「小漁港的感覺市集」熱鬧登場!這場活動與淡江大學「社會行銷專題」課程學生合作,由大傳系李長潔老師帶領,攜手地方共同策劃,將學生的課堂學習與實際場域結合,邀請民眾透過五感體驗探索滬尾漁港的在地風情,從課堂走進地方,開啟創生連結的新可能。

作為「淡水生活節」系列活動的重要篇章之一,「小漁港的感覺市集」選址於滬尾漁港。相比繁華的漁人碼頭,滬尾漁港以其獨特的「ㄇ字型」港口設計及夕陽波光交織的美景,展現保留下來的漁港風光。隨著淡江大橋的建設逐漸改變淡水河的視野,滬尾漁港更顯珍貴,它是少數仍保有原始風貌的地方之一,與一旁的結合淡水特色的文創商家們,小漁港成為本次活動的最佳舞臺。

  • 五感交織,沉浸式的市集體驗

市集以「五感體驗」為主軸,設計多元活動,讓參與者全方位感受漁港魅力:

  • 視覺:欣賞漁港的自然風光與手工創作品。
  • 嗅覺:品味當地漁港周邊店家氣息特色美食。
  • 觸覺:親手觸摸質感細膩的工藝品與海洋元素。
  • 聽覺:傾聽過往漁民與漁港的歷史。
  • 心靈感受:在簡樸與熱情中體會生活的純粹之美。

活動還推出打卡送現金券的互動活動,參與者只需在臉書或Instagram分享市集精彩瞬間,即可領取50元現金券,於漁港周邊商家使用。這樣的設計不僅拉近了遊客與地方商家的距離,也進一步推動了小漁港之美與周圍商家的曝光度。

  • 打造有意義的市集,注入世代交流的新靈感

從籌備到執行,課程學生走訪了漁港周邊近十間的店家,細緻協調活動細節,確保市集順利進行。活動當天,商家們的熱情接待也為活動增色不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市集上,一位淡江大學的學姐停下腳步,熱情分享幾處周邊老廟的故事。她鼓勵在未來活動中融入這些文化元素,並稱讚活動「非常有意義」。這樣的跨世代交流成為當天最溫暖的亮點,也為我們注入更多創新的靈感。

  • 影響與展望|小漁港的故事,期待下一次續寫

活動結束後,幾乎所有現金券都被領取一空,社群平台上滿是參與者的笑容與分享,成為團隊們努力的最佳回饋。也希望透過社群分享,將小漁港的人文自然之美的種子,種進他人心中,在未來的某天,親身探訪淡水之美。

「小漁港的感覺市集」不僅是一場課堂學習的延伸,更是一次地方文化的探索與生活的冒險。期待明年生活節,在滬尾漁港,我們能再度與你相遇,共享更多感動!

二、利害關係人價值評估調查

(*此次市集系列活動,僅收到淡江戲院市集參加者回覆,故僅分析此場市集)

REUSE:河岸二手義賣x免廢市集|河岸淡江戲院市集,淡江戲院舊址作為活動據點,11/17-11/18作為活動據點及義賣場地,11/19-11/21為活動據點,作為計畫內容展示、明信片繪畫、選物籃販售等多功複合式之開放空間。

此次淡江戲院市集共收到28份問卷,11/16(8份,27.6%)、11/17(19份,65.5%)、11/18-11/21(2份,6.9%)

服務內容分析

本次2024淡水生活節「市集」系列活動,服務內容強度滿分為3分,根據問卷意見調查表顯示,民眾對於服務內容強度平均分數為2.68分(共28人填答),其中民眾對於市集所「帶來的價值」、「規劃的要點」上達到2.71分,顯示參與者民眾能夠明確接受到市集主題所想傳達的價值及規劃目的。

服務價值強度分析

「服務價值強度」強度滿分為3分,針對整場活動中引路人帶來的服務價值進行調查,平均分數達2.69分,「引路人帶領活動帶來的整體價值強度」達2.75分,顯示對於引路人在民眾參與市集活動中,有效提升市集活動整體價值。

服務價值優勢比分析

「服務肯定比例中」滿分為4分,平均分數獲得3.34分,其中認為「進一步探訪淡水多元面向的念頭」項目達3.4分,顯示民眾透過市集據點活動的參與,提升對不同面向淡水的興趣。

市集服務肯定比例調查

市集服務價值優勢比儀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