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青學參訪|慢遊大林,悠活心靈:用六感體會慢城的文化底蘊
出訪計畫|淡水好生活:山海河賦創設計行動
參訪計畫|以慢城意涵推動宜居城鎮生活
參訪日期|2024年6月3日(一),下午1:30-4:30
撰文:陳冠廷,淡江管科系二年級
修稿:涂敏芬,淡江企管系老師
日期:2024/6/11
*************************
2024年6月3日午後時分,由計畫主持人黃瑞茂老師與協同主持人暨授課教師涂敏芬領路,以及一群對永續社會實踐充滿想像的有志青年隨行,大夥滿懷期待地踏入南華大學USR計畫「以慢城意涵推動宜居城鎮生活」社區駐地工作站,一探究竟其成為嘉義大林慢城幕後推手的甘苦歷程。
工作站的一樓牆上有一幅地圖,讓訪客能夠快速了解大林城鎮的概貌,而另一側的牆角則是寫著「我能為大林做些什麼」,扣合以慢運動共識連結地方共生共榮之計畫核心,持續建立生態農業圈、慢食慢遊鏈結,並將慢城經驗拓展至國內場域乃至泰國,來落實「擴散慢城意涵,打造宜居城鎮」的目標。計畫共同主持人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俊宏教師,詳細闡述近12年來他們在大林深耕的各項「對話」行動,以教師社群起步,於2013年國際慢食博覽會後開始推動慢城,2015年協助公部門申請慢城並於隔年通過,成為國內唯一有大學長期陪伴、也是臺灣西部第一座慢城,並在第三期USR計畫執行方針當中,藉由捲動利害關係人、討論需求與建構夥伴關係,啟動相應行動方案和課程轉換,將豐富經驗萃取為知識模組與成果後赴國際上交流分享,上個月更與泰國帕堯大學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持續深化影響力及擴展慢意涵。

▲生慢城計畫林俊宏談近年於大林鄉里的各項對話及行動方案(攝影/曾盈雨)
實際走訪鄰近景點,第一站來到成都旅社民宿,由大林好創辦人簡嘉慧導覽,用動故事勾勒出前人於改建前身的生活場景,彷彿能聽見當年酒館中的喧嘩聲與叫罵聲,大家也趁機體驗真實「抓猴」的逃生路徑。
、黃瑞茂(右一)偕同參訪學生與慢城計畫夥伴在旅社合影-1024x683.jpg)
▲好生活計畫涂敏芬(左六)、黃瑞茂(右一)偕同參訪學生與慢城計畫夥伴在成都旅社合影。(攝影/曾盈雨)
穿越巷弄來到萬國戲院,古代建築特色及置於門口富有復古感之電影膠捲使人大開眼界,三三兩兩利用中場休息時間在經典佈景旁按下快門,將當下的驚嘆與幸福笑容化作一幀幀相片。

▲簡嘉慧從歷史角度切入解說昔時享受電影方式與獨特建築格調。(攝影/陳冠廷)
在步行前往下一站的路上,感受到街坊鄰居的熱情,真實展現出慢城計畫正一步一腳印找尋的在地認同感。清風拂過,耳邊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剎那間一隻橘貓衝出,不少人瞬間融化成為貓奴蹲下來求一個關注,導覽員也介紹過往解憂肉攤會滿足貓咪的口腹之慾,以及在市集旁有塊金磚,據傳只要來回觸摸即可換得財運,因此不少大學生都把握這次難得機會虔誠祈福。

▲南華大學USR計畫攤商改造紀念板。(攝影/涂敏芬)
走進泰成中藥文物館,濃郁的藥材香氣撲鼻而來,泰成中藥行老闆許開興還親自接待並示範早前磨藥工具的使用方式。除了館內收藏了留聲機及貴氣四溢的花磚,順應科技趨勢館方還特別製作線上虛擬展館,實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泰成中藥文物館老闆許開興為好生活計畫在場夥伴親自演示製藥過程(攝影/陳冠廷)
最後駐足於小兒時冰鋪店的隔壁雜貨,購買各式紀念小物和伴手禮,手中提著沉甸甸的袋子,心中滿是喜悅。衷心感謝慢城計畫的夥伴協助,讓我們得以用心和五感充分體會大林之美。首次好生活計畫的出遊參訪也在眾人互道珍重之際落下帷幕,兩位 USR 計畫教師以「禮」相待,夕陽餘暉灑在臉上,為這段難忘的回憶蒙上一層溫柔的金色光芒,讓人無限珍惜。

▲好生活計畫涂敏芬教師與慢城計畫林俊宏教師互送伴手禮(攝影/曾盈雨)
好生活團隊會將感動化作前行的力量,持續為共創大淡水而奮鬥,在社會責任實踐與永續發展推動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學生心得反思集區
朱庭儀
今天聽了南華大學教授對於「慢城、慢食」的理念分享,也實地走訪了許多特色地方,像是成都旅社、萬國戲院、誠泰中藥行⋯等。南華大學藉由工作站的設立,將當地的美食風味保留下來,回饋當地社區。另外,我們也深入走進當地市場去看看在南華大學的USR計畫下,攤販的設立及改造,可惜當天是市場休市,所以沒能看到熱鬧的盛景。不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成都旅社,內部的裝潢大多都是過去保留下來的特色花磚,我們還體驗了過去才有的抓姦逃跑路線,是一次很難得的體驗。透過這樣實地走訪,體驗到過去的文化風情,同時也讓我意識到保留文化需牽扯到許多利害關係人,也需要許多資源的投入。
——————
彭麗禎
慢城、慢食不只是一個認證原則名稱而已,而是要「找到當地的特色、風味」,南華大學USR計畫透過駐地工作站深入當地,並且將成果回饋當地。林俊宏老師提到,每個計畫都將面臨結束的一天,如何讓計畫有可持續性?這是每一個執行企畫的人都會面臨到的問題,做當地相關的企畫或是社會實踐的行動更容易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或多或少影響或參與了他人人生的一部分,然後呢?甚至有時候不是自願結束,而是受限於經費、人力、規定等,計畫停止執行了,然後呢?
真心佩服回鄉青年,或許是出於對故鄉的愛,或許是出於對家鄉的使命感或責任感,讓他們堅持下去。
——————
程鈺芳
「慢食、慢運動、慢城」透過南華大學的跨領域學分,讓學生與大林有了更深的連結,並為自己的城市貢獻一份心力,與當地合作促進地方創生、找到在地認同感、推動在地風味等,達到地方的共生共榮與永續,並讓學生重新去思考「如何回饋到社區?」、「如何達到在沒有usr計畫的狀況下也能持續進行?」,並在過程中面對最困難的「對話」,學習自我的調適、團隊的協調,令團隊達到共識與凝聚。我們雖然沒有實際參與慢城計畫,但我認為這兩個問題皆是我們在實行任何計畫時,都必須去深思、回顧的問題,並且我們在每場計畫中,也都必須去學習、在一次次的經驗中累積「對話」的能力,除了凝聚團隊的向心力之外,也讓計畫不只是空談。
藉由老師幽默的介紹方式與實際走訪大林的市集、「抓猴」旅館、電影院與中藥房,欣賞他們曾經的花磚、膠卷、留聲機,並體驗被抓猴的逃跑路線、磨藥工具等,我深切的感受到了當時的年代文化與在地感,覺得走訪的時間過得非常快速,令人很捨不得,同時也很感謝老師令我們學習、接觸到了這麼多的事物。
——————
廖冠皓
從南華大學所推出的USR慢城計畫中,深入了解到社區再生,以及過去文化保存的重要性。同時間又能夠再遊覽大林鎮的同時,感受到深刻的在地人的熱情,不僅從不同的角度深入認識大林,也在這純樸的小鎮當中知道不同的文化意涵。
——————
李品儀
今天下午在南華大學的慢城計畫中獲得很多有趣的經驗,無論是參訪由以前的酒家改建成的旅社,通過逃生梯體驗以前男子在酒家被抓猴的逃生路線,還是去舊時的戲院參訪,都是很有趣的體驗,藉由這樣實地走訪舊時場景,體驗前人的生活軌跡,也了解到前人們的身手必須多麼矯健才能逃過家裡的追殺,從意料之外的角度去體驗當地文化,也讓我學會站在當地居民的立場思考可以將大林進行什麼樣的改造以及推廣。
——————
吳蘊芯
本次參訪為嘉義大林區的南華大學USR計畫,南華大學USR計畫致力於推廣「慢城」,林老師為我們解說了慢城的定義以及認證方式,南華大學目前也是以輔導的身分去幫助許多地方申請慢城,因慢城的認證地為歐洲,故這也算是與國際連結的一部分,此外南華大學也與外國學校進行合作為學生舉辦工作坊,增進了學生、老師、與校際之間的國際交流。目前,南華大學也正在推行「慢食」,並幫助居民去自行回饋社區本身,我認為這些內容都是非常不易的。
參訪中最精彩的部分便是走進街區。我們首先參觀了保留了之前「酒家」風格的旅館,並實際體驗了當時的「抓猴」路線。接著來到了「萬國戲院」參觀,很幸運的是我們看的了仿舊時期的布景,完全保留了當時的韻味,也知道了之前電影放映的方式以及放映時的插曲。再來到了中醫館進行參訪,除了了解以前所使用的工具以及藥材外,也體驗了他們目前所設計的AI體驗系統,對於現代科技融合傳統藥房這是我意想不到的,也代表了南華大學在USR計畫中對於社區的支持與教育是非常不一樣的。最後進入了街坊中,體驗了在地居民祈求財運的方式,也看到了小貓咪在路邊休息乘涼,這也展示了大林這個地區的悠閒愜意。
在這次的活動中,除了非常輕鬆有趣外,我也了解到了在地文化與歷史,我認為可以讓走訪這項體驗變得如此精彩且悠閒是非常難得的,也感受到南華大學USR計畫所推廣之「慢城」的魅力,很開心能參與本次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