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百年市街

【啟動重建街 Open Studio 】2024淡水好生活課程合展-淡味創生重建欣

撰文|陳姵陵、曾盈雨、黃瑞茂
修改|曾盈雨、劉霽醇
日期|2024/06/21

全員合照

  2024年淡水好生活USR計畫課程合展-「淡味創生・重建欣」於6月15日(六) 在淡水紅樓廣場舉辦,活動當日有近百人到場共襄盛舉。本次課程合展以2024上半年課程成果及重建街Open Studio活動成果為主軸,延續2018年起的「淡味創生」系列舉辦️課程合展,今年度以「淡味創生・重建欣」為名,取「重建街」與「欣欣向榮」之意,期望在重建街留下過去幾年的地方學習經驗,我們將活動空間的使用情境作為空間營造,是為了想像淡水的可能,也是重回淡水美好的姿態之一。

本次USR課程海報展,展示9位教師、12門課程成果:

  1. 淡水好生活-「淡水生活節:淡味漫慢蔓」
  2. 建築系黃瑞茂教授-「Becoming a Campus游擊行動@淡江」、「淡水撿便宜地圖」、「田野學校:韻律與節奏—老街河岸地方設計工作坊」
  3. 教科系林逸農助理教授-「AI視界・永續淡水」
  4. 觀光系紀珊如副教授-「重新從心認識淡水」
  5. 大傳系馬雨沛助理教授-「淡味選物路線」
  6. 建築系朱百鏡助理教授-「正德里里民活動中心Redesigning」
  7. 資圖系宋雪芳副教授-「給孩子的一堂課:繪本培養社會情緒」
  8. 企管系涂敏芬副教授-「滬青學:從設計思考啟動滬青學公益永續行動」
  9. 建築系黃奕智副教授-「動手、動腦:大手牽小手,共創感知環境」
  10. 化學系高憲章助理教授-「化學遊樂趣」

  同時有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的課程展覽,由張月霞副教授、游子頤講師帶領的前瞻教育設計專題課程學生所策畫「一溪流一社區一學校食物系統合展:『一碗米飯的春天』」;邱俊達助理教授帶領的內容策展理論與實務課程學生所策畫的「地方未敘」成果展。

  除了課程海報展外,還有5場動態活動,讓大家至重建街上同樂。活動分別為,「給孩子的一堂課:繪本培養社會情緒」是由資圖系碩士班兒童圖書館課程之修課同學主導,在爬上坡好書室進行繪本說故事給兒童聆聽。「淡味創生重建欣:街區走讀x雷切藝境工坊」由好生活計畫主持人-黃瑞茂教授帶領民眾了解淡水好生活的工作場域,導覽完到淡水紅樓 進行雷切,並由林逸農老師帶領教科系學生,協助民眾將途中所拍攝的重建街美景,以雷切的方式製作成相框作品,本次共設計兩款外框讓民眾選擇。「我畫的一張明信片:重建街速寫工作坊」邀請城市速寫家-蕭欣智老師帶領民眾透過明信片以「一筆畫」的方式將紅樓的樣貌速寫下來。「淡水映像:重建街攝影走讀」由在地攝影師-程許忠帶領參與者走進淡水街區,用攝影師的視角探詢淡水數變遷與故事,同時也教導學員攝影技巧。

  活動還設有絹印體驗,特別請專人設計重建街上的店家特色繪製下來,共有4款精緻可愛的圖樣供民眾選擇,有爬上坡好書室、香草街屋、紅樓、野學坊。並將自己店家經營的圖樣絹印在明信片上。民眾可以動手將圖樣絹印在明信片上,帶回今日與淡水的回憶。

  最後下午各活動結束後,邀請參與者交流評論並配有下午茶,盤點今日發生在重建街上的行動並分享給大家,有教設系學生的父母特地到場支持孩子、紅樓中餐廳老闆-洪偉賓與香草街屋老闆-蔡以倫也到場支持。現場備有紅樓準備的香甜軟綿的芋頭丸、酥脆的炸魚丸、豐富的水果,另有香草街屋清爽潤口的香草茶,讓民眾除了享受紅樓建築與活動帶來的氛圍外,還同時能享用茶點解暑。

  今年的USR場域實踐的課程合展,選在紅樓庭院進行,成為戶外教室,是以測試這個城市空間做為學習場域的多種可能,雖然幾棟街屋兀立改建遮去了大部分的淡水市街全景圖,但是山海河作為基底的移軸視野構圖仍舊維持初始狀態。

  活動所佔據的使用情境作為空間營造,是為了想像淡水的可能,也是重回淡水美好的姿態之一。將課程與學生帶到場域,開始創新教學的可能。除了展覽,也將舉辦一場設計敘事與地方設計的交流會,一方面透過素描與攝影的作品與交流評論,然後延伸邀請參與課程合展的老師與學生分享經驗,與這一片環境進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