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生活節回顧系列4-漫選|淡水商圈選物路線

2022年疫情期間,在「新北市學習型城市計畫」邀請,協助淡水商圈文化觀光協會進行網路行銷與服務設計的課程教學。也針對二次日本交流團來訪時,進行淡水特色伴手禮「選物籃」的測試。在這個基礎上,啟動了新北市學習型城市計畫,以「Step by Step」方式,針對個別商家需求直接協助。希望店家藉以賦予產品意義,同時建立實體及虛擬等多元銷售環境。
選物籃是一個構想,經過這段時間的測試,日本參訪團的帶路,課程中親子募資行動,選物籃已經成為街區店家整體行銷計畫推動的溝通物件,品牌有之、努力經營有之、新創有之,轉型有之,透過創意升級混搭的策畫,期望可以將淡水好風景入味。也預告入秋之後,一場淡水生活節的誠摯邀請。
座落於環山面海的美麗城市,富足「食衣住行娛樂」的淡水老街,廣納人文風情,集結歷史文化與自然美景於此地。有百年歷史的真人圖書館,也有開設二十年以上的古玩柑仔店,因應時代變遷,店家的物件總是積極回應城市的多種需求。以城市中的敘述物件來分享山海河地景中,關於一座美麗城市的行動作為。故事將從與產品的相遇開始~啟動淡水老街走訪去,品味定睛入手趣!
輕軌覓河走讀與真食料理|真食手作 X 旅學堂
本活動於11月12日上午舉行,由旅學堂文史顧問吳峻毅老師帶領,首先介紹關於淡水輕軌的發展及站內公共藝術品,同時介紹到站鈴聲和車廂號碼的故事,讓參加者能更認識輕軌的設計理念。當日來到位於前大田寮區的雙圳頭水源地、水圳及庄仔內溪,期望透過沉浸式遊程體驗感受早期農業生活。
行程最後回到位於淡水中正路的「真食手作」,體驗並享受在地特色時節點心與飲品。因應本次活動,餐廳老闆兼主廚廖千慧研發「覓河特餐」特色的美食,料理標榜無添加。旅學堂負責人李琪表示,不單單只是品嚐料理,而是透過食材來源增加對食物的感受,讓參加者能更貼近山林農村,與自然景觀共融。



漫步選物走訪趣|好生活團隊
本活動於11月14日下午舉行,由好生活團隊帶領,透過選物展開淡水老街之旅。以南小軒咖啡作為選物起始點,黃瑞茂老師開場介紹選物計畫的緣由後,由廖偉君、陳姵陵助理帶領參與者途經真食手作、雲峰茶莊、惠元藥局、三協成餅舖、醍醐大師、一番茶棧、來時路等店家,並邀請店家講述創立背景與時代變遷下的經營情形。
坪頂國小歐亞美校長也參與了本次的選物走訪,並於活動結束後給予極高的評價,校長表示人人可學習,事事可學習,處處可學習,於是我們走出學校圍牆,到校外來學習。走訪最後來到SHOW233畫室體驗繪製杯墊,留下屬於自己的彩繪作品,為今日畫下完美句點。





以食物設計淡水餐桌|之間茶食器
本活動於11月15日下午舉行,講者翁俊杰首先帶大家思考與討論身處在淡水,令其感動的感受與食物,透過參與者對淡水的情感聯繫及居住經驗,將之轉換成食物設計。聽講者說歷史、說菜單、說食材,說蔬食餐廳的一切,同時體驗生活節特製飲料。
過程中的體驗操作,透過船與水(三板船)的意象、淡水知名具有象徵性的食物等,討論食物的歷史緣由,從中了解之間在食物設計上與淡水風情有著緊密的連結,承載著大家印象中的淡水。一同享用美味的食物,對應食物設計理念,融入感更加強烈。之間設計了淡水餐桌的獨特生活品味,以土地創生為思維,餐桌就是最美的舞台。





那夜,小漁港開箱|淡水漁文館 X 秀233畫室 X 朝日夫婦
本活動於11月15日傍晚舉行,隨著落日餘暉,希望參與者來到小漁港沉澱心靈,透過開箱小漁港周遭具有故事性及獨特性的店家,伴隨生活記錄,珍藏在小漁港這個地方。
參與者於SHOW233畫室中完成具有光透感的寶特瓶彩繪,於瓶身紀錄下自身看到小漁港的樣貌,並寫下心情小語丟進瓶中,一同將作品佈置於淡水漁文影像館外的漁網,作品將隨著微風輕擺,成為街頭藝術的一環。爾後便接連開箱周遭小食,包含旅行多國後,帶著不同視野與經驗回到淡水經營豬血糕專賣店的老闆葛昇威,帶我們品嚐來時路販售的豬血糕,並交流創業與經營理念等相關問題,令人印象深刻。最後則是來到朝日夫婦日式刨冰店,經由冰店老闆蘇威宇的介紹,參與者更進一步了解店家如何選擇好的食材,嘗試做出各式各樣口味的冰品,活動當天店家也提供各種口味,供參與者品嚐。
透過這段遊程,參與者們都更了解淡水小漁港周遭獨樹一幟的店家,少了許多商業感,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人文風情。





三慢人生:〈雲峰〉茶席體驗|雲峰茶莊
本活動於11月16日下午舉行,冠軍茶藝師劉學昭和李素梅逐一介紹台灣八大特色茶,引導參與者以鑑賞師視角,以視、嗅、味覺品嘗各式茶種,講述各茶種的生長位置、特殊之處、泡茶秘訣及歷史故事,品味三慢人生(身體慢、心靈慢及思考慢)。透過分組茶席體驗,介紹茶具、用途以及品茶禮儀,茶局開啟後,大家閒話家常,愜意之餘享用茶藝師親手沖泡的東方美人及金牌蜜香紅茶,期間特別準備新勝發綠豆糕,搭配茶香,回味無窮。
現今社會每個人都生活在快步調中,不妨緩下步伐,嘗試放慢生活,透過茶席體驗,從中領悟三慢人生。




繪出好日茶畫會|一番茶棧 X 木下靜涯
本活動於11月17日下午舉行,以木下靜涯故居為起始點,由黃瑞茂老師帶領導覽,講述淡水在地文化及故居歷史背景。以「畫你所看到的,眼睛及頭上位置」為起始練習,在故居範圍進行五分鐘左右的空間描繪體驗,參加者都非常積極完成自己的作品,最後將大家的畫拼在一起,說明這練習是為了讓大家將身體放到環境中進行感受,就像將自己代入在畫中,有身歷其境的感覺,也希望大家能透過這個活動放鬆下來,給自己休息的時間。
下一站來到一番茶棧,透過老闆設計的限定菜單讓參加者體驗不同的茶品及貼心組合,從而推廣台灣的喝茶文化及木下靜涯日日是好日的生活理念。因應本次生活節,老闆楊子慶精心設計限定版日式套餐,雖說日本的喝茶文化是以茶配點心,但本次特意提議讓參加者可以先品嚐點心再喝茶,感受不同的品茶方式。套餐的設計理念,配合本次日日是好日的主題,希望帶給參與者日式感的茶棧後,能夠有來到另一個空間的感覺,透過品味茶點,體驗日常的小細節,如果每一天都能夠實行「日日是好日」的概念,就能夠有不同的心境,無論天氣如何,無論生活發生什麼狀況都能夠自己消化,以放鬆的心情簡單地喝茶。
參加者非常熱衷參與活動,並表達這次活動對淡水有新的認識與體會,也打破了既往對於淡水只是旅遊景點的刻板印象,激發來自遠方的參加者有更多的動機想再次來淡水,進行深度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