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節,  野學坊(重建街)

2023生活節回顧系列1-慢享|職人手作工作坊

「把一個事情做好、做巧。」職人像魔術師一樣,把玩不同物件,卻總是可以翻玩出新的樣態。多變的淡水,在潛移默化中滋養了許多面向百變的手作職人,他們個個都是樂於挑戰的熟手,為物件創造了新的生機,也是傳統工藝的傳承者。

「2023淡水生活節」慢享系列活動分別邀請拼布、剪紙、種子串及香草栽種等四位淡水在地職人開設手作坊,一場融合了淡水在地文化與創意手作的盛宴,於淡水古老的街巷-重建街中綻放出絢麗的光彩,將淡水的獨特風情呈現得淋漓盡致。

首先是生活節第一天的活動「進香團的近鄉籃:剪紙藝術手作坊」,花花老師巧妙地將淡水在地廟宇信仰融入創作中。作品結合進香供品-水果籃和重建街街貓元素,使剪紙作品展現了在地文化的深厚底蘊;參與者以細膩的刀工和色彩繪畫,將淡水在地宗教信仰與藝術完美結合。

次日為「生機之韻:種子與大地手作吊飾創意坊」,蜜兒老師在活動前先將不同品種的種子們渲染上各種色彩,使每一顆種子成為獨一無二的物件。活動中,參與者透過自選心儀的種子串成吊飾,串出大地與種子之間的奧妙,不僅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延續與環繞,更將這份對大自然的敬畏融入串飾的每一個細節中。

「拼貼淡水風情:重建街拼布藝術手作坊」於生活節倒數第二天舉行,妘羽老師準備了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布料,讓參與者發揮創意,利用不同色彩、不同材質的布料層層堆疊,刻畫出淡水河依偎在觀音山及夕陽餘暉下的美麗風景,透過繽紛的布料組合出繪畫一般的景象,讓每一幅拼布都成為獨一無二的淡水畫作。

「香草街屋故事手作坊」於生活節兩個週末各舉辦一個場次,本次工作坊於淡水重建街14號「香草街屋」舉辦,香草街屋是市定古蹟,也是淡水香草文化的推廣教室;創辦人蔡以倫老師除了是香草專家,更身兼重建街的在地嚮導。兩場活動分別以香草植栽及香草噴霧為主題,參與者可以親自製作香草盆栽和純天然防蚊噴霧,以此感受土地的肥沃並沉浸在大自然的芬芳之中。

此外,於「香草街屋故事手作坊」中,蔡以倫老師也分享了關於重建街的歷史故事。透過故事分享,參與者得以聆聽淡水古老街區的興衰,感受這片土地的生命力與歷史的深厚;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一本活生生的歷史書,讓我們更加珍惜這片土地的價值與美好。

慢享系列活動透過各種手作、藝術以及文化體驗,將淡水的在地風情呈現得淋漓盡致。參與者在活動中不僅學習到各種技藝,更深刻地感受到淡水這片土地的獨特之處。慢享系列活動,讓人們重新發現這條古老街區的美好,並將這份美好傳承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