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滬青學,  生活節

一步一腳印,踏上淡水文史輕旅行:從女性角度認識淡水

活動源起:【2024淡水生活節】鄰|文化參訪x滬青學

活動名稱:淡水女路x微姯旅行

活動日期:2024 / 11 / 18

活動時間:15:30 ~ 17:30

引路人:淡水女路

撰文與攝影:黃瑞恩、呂承澔、林峻廷、劉昌駿、林頁彤、林品妤/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三年級

修校:涂敏芬/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淡水好生活計畫協同主持人

一、活動願景和相關背景介紹

《淡水女路x微姯旅行》與《2024淡水生活節-淡味鄰嶙粼》的淡水在地場域展演活動合作,一方面目標是希望能連結在地居民的關係,同時也拉近外地遊客與淡水的距離,另一方面則是以淡水女力故事與互動的角度來為參與者深入介紹和導覽。淡水女路團隊由二度就業女性擔任導覽人員,發掘在地女力故事,透過穿上漢服並以戲劇方式展演,串接淡水別具女性意義的歷史景點,除了為女性發聲,並看見女性多元角色,藉由教育增進女性知識提升社會地位與影響力,亦是性別平權的核心價值。

本次《淡水女路x微姯旅行》導覽活動舉辦於11/18(一)下午3:30,導覽路程大約兩個小時,共計30位成員一同出席,包含6位淡水女路團員與24位學員一起共襄盛舉。導覽路線:滬尾藝文休閒園區鬱金香酒店大廳->滬尾藝文廊道->一滴水紀念館->台灣高爾夫球場->雲門劇場。

圖1:淡水女路活動簡介(來源:旅學堂官網)

二、淡水女路踏點尋訪與紀錄

開場與介紹

首先,我們先在淡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的大廳集合參與者,協助參與者報到及簽名,並發下導覽耳機,在引路人們的熱烈招待下,所有的參與者都得到了一包咖啡包當作紀念品。大家都報到完畢後,先由工作人員為今天開啟序幕,除了介紹今日的主題,也介紹引路人施秀雅。

林玉珠:畫筆揮灑下的淡水歲月

等待所有事情都確認好後且整裝完畢後,首先,第一站我們從「滬尾藝文休閒園區」出發,漫步進入和平公園,沿著步道沿途欣賞風景,可惜當天星期一是一滴水紀念館的公休日,無法進入參觀,我們在旁邊的涼亭中,聽著裝扮成林玉珠的引路人,介紹著林玉珠從小的故事,也跟我們分享她曾經的繪畫作品。

林玉珠,於淡水出生,是日治時期繼陳進之後第二位崛起的台灣女性畫家,林玉珠在就讀小學的過程中就非常喜歡繪畫,之後進入淡水女學院,遇見日本學成歸來的陳敬輝,想不到成為林玉珠人生中重要的恩師,在他的引導下,對膠彩畫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十分認真學習,畢業後,更是直接成為老師的入室弟子,到老師家裡學習作畫。在老師的啟發及薰陶下,每天都沉浸在繪畫的天地,也常常四處寫生,一心一意只想把淡水的美景融入畫作中,靠著林玉珠的繪畫天份加上他百分百的努力,在她年僅十七歲時,就靠著作品〈河口燈塔〉入選臺展,臺展在當時是台灣畫壇的最高榮譽,所以入選時震驚許多人,其後,林玉珠又多次靠著作品獲獎,成為台灣畫壇相當耀眼的女作家。

涂阿玉:台灣高爾夫球的璀璨傳奇

接著,我們沿著引路人的腳步,離開涼亭前往台灣高爾夫球俱樂部,當天因雨勢及天候不佳的關係,我們集合在雲門劇場旁邊的遮蔽處,飾演涂阿玉的引路人,開始滔滔不絕地闡述涂阿玉從前的故事,也邀請兩位參與者,實際體驗高爾夫球最基礎的動作,雖然一人有三球的機會,還是能深深感受到高爾夫球的不容易,尤其是要快速且精準的打到理想的位置。

涂阿玉,於台中豐原出生,1971年北上前往淡水的「台灣高爾夫俱樂部」,向台灣高球之父陳金獅求學,也在未來成了她人生中重要的老師,從高球的技術、體能訓練,.都受到師父無微不至地照顧,涂阿玉的職業生涯顛峰活躍於1970-90年代,是臺灣第一位贏得LPGA巡迴賽的高球選手,更在日本女子高壇締造71勝,且七度成為日本女子高ㄊㄨ爾夫球巡迴賽獎金王,當時除了在日本高球界備受關注,也在亞洲高壇掀起旋風,她是一位知名的職業高爾夫球員,更是台灣史上最出色的女子高爾夫球員之一。而前述提到位於淡水的這所台灣高爾夫俱樂部,是臺灣史上第一座高爾夫球場,也是台灣高爾夫球運動的啟蒙地,培育了多位臺灣高球名將,讓他們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圖7:雲門舞集大合照

羅曼菲:以旋轉之姿綻放生命光芒

最後,跟著引路人的步伐來到了「雲門劇場」,藉由飾演羅曼菲的引路人介紹著自己的生平、經歷以及開心的與大家分享年輕時她的照片。在結束之前,引路人羅曼菲邀請兩位參加者上台和她一起體驗站在舞台上的感覺,任務是旋轉十圈,在那一刻,我們真實的體驗到了羅曼菲的辛苦。看似一個簡單的動作,在轉完十圈後,我們各個天旋地轉,更不用說是十分鐘了!在全面了解羅曼菲背後的辛苦之後,我們被她的堅持、奉獻與對藝術的熱愛所吸引。她的故事不僅是關於一個舞者的成功,更是關於一位女性如何在充滿挑戰的領域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人生。

羅曼菲,是淡水一位極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她的舞蹈藝術突破了性別和文化的界限,她把自己的情感和人生經歷轉化為有力的舞蹈表達,對台灣的藝術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輓歌》的演出中,那段連續旋轉十分鐘的表現,傳達了深深的哀傷和堅韌,讓每位觀眾都感同身受。這不僅展示了她高超的舞蹈技巧,更讓大家看到她內心的強大和深度,感受到她獨特的藝術魅力。

作為雲門舞集的資深舞者與雲門2的第一任藝術總監,羅曼菲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和對藝術追求融入舞蹈,成為台灣藝術界的重要人物。她的紀念雕像位於淡水荷花池旁,優雅的姿勢代表著她在舞蹈界的永恆精神,這座雕像不只紀念她的藝術成就,還把她的故事和淡水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緊緊連在一起。雕塑家林健成利用裙擺上的蝕洞設計,讓光影隨著時間變化緩緩轉動,完美呈現了羅曼菲舞蹈中那股流動的生命力,也讓她的精神跨越時光,永遠傳承下去。

結尾與回饋

「平凡中不平凡的堅持」                                                               

生活中即使是最平凡的事情,也能成為不平凡的力量,這是我們在林玉珠的故事中可以看到的。她從淡水這片土地出發,開始了她的繪畫旅程,並且一步一步的建立了自己的藝術世界。她的畫作不僅紀錄了淡水的美麗風光,也表達了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堅持。從17歲到70歲,一幅《河口燈塔》到仍然不放棄拿起畫筆,繼續創作,林玉珠的故事不只展現出她的才華,還讓我們了解到無論年齡多大,只要有對美的熱愛和不懈的追求,每個人都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成就。

「選定方向,揮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涂阿玉,從一個普通的女生,開始只有6,000元和一副二手球具,但她從不放棄,一步步打破界限,超越自己,最終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高爾夫選手之一。她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她的技術有多好,還因為對自己夢想的執著,勇敢追求目標。這樣的堅忍不拔的毅力,讓她在1970到1990年代活躍於高爾夫世界,創下了驚人的成就。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確定好自己的方向,無論從哪裡開始,堅持下去就能揮灑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讓生命轉下去」                                                      

   羅曼菲的每一個舞步都充滿了深刻的情感,尤其是在《輓歌》這個作品裡,連續十分鐘不停的旋轉,傳達了她內心的哀傷和堅韌。這段旋轉不僅展現了她非凡的舞蹈技術,還讓我們看到了她內心的力量和生命的深度。她把舞蹈當成自己表達情感、與世界對話的方式,不僅讓觀眾感受到震撼,也讓我們理解到藝術是怎麼將一個人的精神永遠延續下去的。羅曼菲的紀念雕像立在淡水的荷花池旁,那個旋轉的姿勢就像她一生的縮影,永遠傳遞著她的舞蹈精神,也讓我們在時間的流逝中不斷感受到她的存在。

在最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淡水女路的引路人給我們的回饋「閃耀你的獨特,讓自己發光」「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失去發光的機會」「我的獨特非關性別」,其實就是在提醒我們不要因為自身性別受限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之處,更不要害怕展現自己,淡水女路的引路人們站在我們面前就是最好的展示,就算是退休後來淡水女路學習當導覽,或是二度出來就業都是對自己人生的實踐和展現,更帶給周遭人勇氣和力量!

三、利害關係人價值評估調查

本次淡水女路的走讀活動的目的為,串接淡水別具女性意義的歷史景點,除了為女性發聲,並看見女性多元角色,藉由教育增進女性知識提升社會地位與影響力,亦是性別平權的核心價值,本次的淡水女路走訪也進行了「利害關係人價值問卷」,除了

活動滿意度之外,深度調查活動帶來的價值面向。

本次的淡水女路走訪活動到場人數為24人,參與填寫問卷的人數為19人,約有79.2%的填答率,此價值問卷主要以服務內容以及服務價值為主,在服務內容方面有63.2%非常顯著地感到引路人熱愛的使命,同時也有52.6%非常顯著地了解到引路人設定的目標,對於引路人規劃的要點(52.6%)、分享的知識(57.9%)、帶來的價值(63.2%)以及傳達的意義(68.4%),都有過半的非常顯著強度。

圖13:淡水女路活動服務內容

在服務價值方面,參與者在今日參與這場活動,參與到活動進行是投入的有57.9%的非常顯著程度,在活動流暢度,僅有47.4%的參與感到活動流暢,接著有63.2%因為參與這場活動,對淡水的感受變得更美好、57.9%增加了對淡水的認同感,同時也有52.6%進一步探訪淡水多元面向的念頭,對於本次活動的引路人,有63.2%覺得引路人是美好的事,對於整題活動帶來的價值程度有57.9%的非常顯著程度,最後,好生活團隊對於淡水地區的投入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57.9%的參與者認為非常顯著。

圖14:淡水女路活動服務價值

在問卷後半部,我們也詢問了參與者,今日引路人帶領活動所獲得的價值與其他同業比較有何差異,與其他同業相比,對淡水的感受變得更美好,有63.2%認爲相對較高,63.2%增加了對淡水的認同感,68.4%有進一步探想訪淡水多元面向的念頭,也有52.6%覺得淡水有這群人(引路人)是很美好的事,最後,今日引路人帶領活動所獲得的價值與其他同業比較帶來的整體價值強度有52.6%認為相對較高。

圖15:今日引路人帶領活動所獲得的價值與其他同業比較

圖15:今日引路人帶領活動所獲得的價值與其他同業比較

圖16:服務成效圖
圖17:大學生與樂齡族群比較-認同比

四、江流學子價值體驗感受

「微姯重現,女力重建」
劉昌駿

本次的淡水女路-微姯旅行導覽活動引領我們去了解淡水背後的女力故事,透過藝術家林玉珠,高爾夫球球后涂阿玉以及舞者羅曼菲的故事來作為我們主要人物主軸,帶出淡水女性的亮點,路程介紹時帶路人和各工作人員的配合也讓我感受到淡水女路展現給我的熱情和使命,路上帶路人的滔滔不絕,在定點戲劇表演也是很有張力,與我們來來回回的對話與演唱,讓我們能更深刻感受到上述淡水女力人物的魅力與故事,同時也讓淡水多了一抹美麗色彩,不再只是淡水夕陽與老街這麼簡單。

「從心認識淡水」
林品妤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淡水生活節,也是第一次參與淡水女路的活動,從引路人及工作人員們的熱情,可以讓我感覺到他們對這項活動的熱愛,雖然我的阿嬤家在八里,但小時候其實沒有很常來淡水,藉由這次活動,讓我能從不同角度認識且看待淡水,不再只是單純逛老街、吃魚丸、吃阿給而已,而是實際跟著大家走讀,聽著引路人說著從前發生的事,也觀賞他們的表演,彷彿自己也回到從前。這次的活動,讓我領悟到,我們應該要多踏出舒適圈,去探險並了解那些我們沒去過的地方,一定會讓你有不一樣的感受,甚至獲得無價的回憶,「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我期待未來的自己,也能勇敢跨出去探索台灣這塊土地,進而去了解背後蘊藏的故事。

「對淡水認識到歸屬,歸屬而發光」
林頁彤

在高一的時候很榮幸有機會可以淡水好生活舉辦的覓情記,那是我第一次認識淡水好生活,也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淡水這個地方。在參加這次的走讀活動之前我對淡水的印象只停留在小時候騎腳踏車到淡水之後一定要吃阿給以及上學的地方,但在經過這次的走讀後,我對淡水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慢慢開始覺得有認同、歸屬感。在這次的活動中,我清楚的了解到每位主角背後的故事,也對於他們的故事感到崇拜。在未來畢業以後我一定會對淡水這片土地有很難忘的回憶。我很喜歡引路人所說的這句話,「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失去發光的機會」,我覺得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希望在未來我也能閃耀自己的獨特,讓自己發光!    

「從淡水女路數據,認識美好淡水」
黃瑞恩

參加完走訪之活動讓我深深感覺到淡水的美好,因為了走讀活動,甚至是好生活團隊的推廣,都讓我對於淡水有不同的看法,原本淡水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北上讀書的城市,但是因為瞭解了許多活動並且參與,像是本次淡水女路走讀,我也進行了服務成效的數據分析,發現參與者對於淡水的認同感都非常之高,以上經驗都讓淡水這個城市在我心中的地位有很大的改變,如今淡水在我的心目中是已經成為一個充滿許多活動、且文史豐富的寶地。

「服務科學,實作理解-分析數據,回饋問題」
呂承澔

當初在選擇主題的時候,就對淡水女路/微姯旅行這項活動非常有興趣,在活動當天擔任引路人的小助手,過程中要指揮學員路線以及集合大家合照,這樣的經驗相當特別,以往自己都是活動的參與者,而這次卻要掌握著場面,在活動後我們需要去評估這場走讀帶來的價值,因此我將蒐集到的問卷進一步分析,在問卷分析的過程中體會到,身為一個活動志工的使命,必須認真地分析出這項活動是否真正帶來價值,也從問卷得知,活動的參與者對於我們的表現有高度肯定,讓身為志工的我感到非常榮幸,更加加深了對於活動的使命,最終將成果呈現出來。

「淡水女路-人文解讀」
林峻廷

參加這個活動後,我對於淡水這個地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本來只是來淡水讀書的人,但是卻讓我對淡水徹底改觀,雖然從滬尾開始走一小段而已,但我覺得一定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探索,走讀的過程中,我發現淡水不僅只有老街、小吃的,它背後的歷史、人物與故事,才是這個地方有趣的點。我開始想,這座城市還有多少值得我們去發現的美好,這次的活動不僅是一場地理上的擴展,更是成為我願意去理解的地方。我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深入探索這片土地,讓大家都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