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滬尾漁港的純粹之美:小漁港市集的五感體驗」
活動/計畫名稱|淡水生活節|小漁港感覺市集
活動時間|113年11月23日(六)至11月24日(日)
活動講師/指導老師|李長潔/淡江大學大傳系助理教授
撰文|蘇眹天/淡江大學大傳系碩士生
修校|李長潔/淡江大學大傳系助理教授
撰文日期|113年12月23日(一)
在這個秋冬交替的季節,我們以碩一身份參與了「淡水好生活」的活動規劃,並透過一場別具特色的小漁港市集,展現了地方文化的無限可能。作為淡江大傳碩一的學生,我們有幸能透過這次計劃,學習到如何將課堂所學運用於實際,並在協作中完成一場兼具教育與娛樂的活動。
從課堂走向地方的延伸
每年的「淡水好生活」活動,旨在透過地方文化的深耕,促進校園與當地的連結。今年的活動以「小漁港的感覺市集」為主題,場地選在滬尾漁港-相較漁人碼頭更加靜謐、具有濃厚在地風情的小漁港。這裡以其「ㄇ字型」的港口設計與夕陽下波光粼粼的淡水河景,吸引了眾多旅客與居民。此處是淡水河入海口的重要地標,而今年則更為特別,因為淡江大橋的施工改變了視覺景觀,讓我們倍加珍惜未被完全改變的自然美景。
從靈感到落地的過程
活動的規劃初期,我們曾討論以扭蛋機或抽獎的形式吸引遊客,最後決定改為透過發放現金券的方式,讓民眾能更直接地認識漁港周邊的商家。我們親自拜訪了漁港的8到10間店家,協調合作細節,並規劃了活動當天的流程,讓市集能順利進行。
活動期間,只需在臉書或Instagram打卡,便可獲得50元的現金券4張,使用於當地商家的消費中。這樣的方式,不僅提升了市集的吸引力,也讓顧客與店家能有更多互動與交流。
五感環繞的小漁港體驗
我們的市集設計強調「五感體驗」視覺、嗅覺、觸覺、聽覺與心靈感受。透過漁港的自然風光與當地美食,讓每位參與者在這片寧靜的小漁港中,感受到濃厚的地方特色與人情味。
活動當天,風勢較大,我們採用環保膠帶固定照片展示,並臨時向合作店家借用桌椅作為攤位。這些即時調整的細節,不僅鍛煉了我們的臨場應變能力,也讓活動更貼近環保與在地的理念。
難忘的互動與收穫
活動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淡江大學的學姐特地停下腳步,稱讚我們的計劃「非常有意義」。她還分享了滬尾港周邊幾處值得探索的老廟,並鼓勵我們將這些文化元素融入未來的活動規劃。這種跨越世代的交流,讓我們感受到地方活動帶來的深層連結。在市集結束時,現金券幾乎全數發完,許多顧客開心地在社群平台分享他們的體驗與感受,這些都是對我們努力的最大肯定。
感謝與展望
透過這次活動,我們不僅學習到如何策劃與執行一場地方市集,更深刻體會到與陌生人溝通的重要性。這不僅是一次課堂的延伸,更是一場生活的冒險與學習。我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透過這樣的活動為地方創生盡一份心力,也期望滬尾漁港能繼續為更多人帶來純粹與感動的體驗。

